授课教师:刘龙新
讲授课程:法学本科生专业课《国际经济法》、《税法》和《证券法》
前期准备:
根据学校和学院“推迟开学不停学,教学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就如何进行线上教学进行了精心准备:
一是调整教学安排,整理电子版教材、教学ppt、课外学习资料,要求员工做好课前预习。
二是提前尝试微信群、MOOC、钉钉和腾讯会议视频直播教学方式,以员工和教师最适应的方式为选择标准,最终采取微信加“千聊直播”的教学方式。坚持所学内容全部由自己上课,确保学习效果。
教学要求:
1.每位员工课前预习老师讲课的PPT及电子教材,掌握待讲章节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等授课时通过认真听讲予以自行解决或者集体讨论解决,提高员工课前预习的目的性。
2.听课时要求做好随堂笔记,完成随堂作业,将其完成情况与课外作业一起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调动员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前要签到,千聊的签到功能很好,大家有不太会的问题可以在讨论区提问讨论。
3.授课以语音为主PPT为辅的授课模式,给同学们留有自由发言和讨论的时间。组织过一次讨论课,选出几位发言代表在直播时发言,反馈不错。同时对员工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4.运用作业卡功能,员工的作业情况在千聊平台就可以看到。能够及时反馈员工的学习情况。
教学体会:
本次疫情是危险也是机遇。疫情给了我们大学教师深入了解网络学习平台的机会。千聊直播平台以前经常用来讲授其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次用于讲授专业课程,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千聊直播平台的签到功能、发送文件、网络链接功能非常实用。同时还有特别贴心的作业卡功能,效果确实不错。运用网络平台可以给员工准备更多的拓展阅读和视频,员工们可以学习的内容更丰富了。
授课教师:袁蓥
教授课程:社会学专业选修课《社会学英语》
前期准备:
1、建立授课微信群,向员工说明授课的方式,尤其是向员工阐明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
2、把需要阅读的文本传送到微信授课交流群,以便员工对内容有所了解。
授课理念:
1、社会学英语不是单纯的英语阅读课,单词、句子固然要讲解,但是不是这门课程的重点,我把重点放在阅读文本的结构分析上,尤其是作者的写作逻辑,希望通过这门课,员工可以适应、学会英文文献的论证方法和写作模式。
2、训练员工的阅读速度,课堂上我会根据员工的阅读进度安排相应的阅读文章。开始几周我都是细致地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分析,让员工明白该怎么分析,分析什么,并配合最基本的阅读技能训练,例如main idea and details, fact and opinion,contrast and compare,等等。然后,再在课堂上让员工自己分析并提交文本的结构分析作业。
3、人文社科的学习要相信员工并尊重员工的自主性,没有必要一定要检查笔记或作业。员工能够运用老师教授的工具进行阅读和思考就达到了课程本身的目的,所以建议课程的考查可以更灵活一些。
授课教师:张朝霞
讲授课程:法学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国际私法》
前期准备:
根据学校和学院“推迟开学不停学,教学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就如何进行线上教学进行了精心准备:
1.根据学校要求,调整教学安排,在开课前将整理好的电子版教材、教学ppt、课外学习资料,发放至微信群中,作为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重要资源;
2.开课前原拟定本课程采取中国大学MOOC+微信群学习的方式,但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暨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的《国际私法》等在线授课资源进行对比,发现由于教学课时的不同,内容讲解的详略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教学视频;尤其是经过第一节课的运行,发现在微信群以发送信息的方式教学,存在师生互动效果不佳、浪费时间等缺陷。故最终决定采取钉钉直播教学内容,微信群发送教学资料,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课后作业的教学方式。
3.将员工提前分成七个小组,每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做好课前预习及讨论焦点问题,课堂主动提问,课后提交作业。
教学过程:
1.上课前教师把所讲课程内容及PPT发送至微信群中,要求员工提前自主学习中国大学MOOC的视频课程,做好课前预习;
2.课堂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教师讲述课程内容的重难点;第二阶段为答疑及讨论环节,由老师和员工共同参与,将国际私法理论与现行立法、现实案例结合起来,培养员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员工的法学理论素养;
3.课后联系员工,询问教学效果,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改进。
教学体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学模式必须从线下转到线上,对于不熟悉网络授课的教师来讲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进行线上教学,当“主播”,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教学思维的改变。看不到员工的音容笑貌,不能直观掌握他们的学习状态,而国际私法又是一门理论性比较抽象,较难学的法学学科,内心比较担忧;经过师生在微信上充分沟通,课堂上员工能积极提问、主动作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最终打消了我的顾虑。这一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尝试,不仅是应对疫情的需要,也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